消費主義衝擊下的教會(一)
資料來源︰http://christianweekly.net/2002/ta5289.htm
新約聖經中有這樣一段記載:「於是使徒按手在他們頭上,他們就受了聖靈。西門看見使徒按手,便有聖靈賜下,就拿錢給使徒,說:把這權柄也給我,叫我手按著誰,誰就可以受聖靈。彼得說:你的銀子和你一同滅亡罷!因你想神的恩賜是可以用錢買的。你在這道上無分無關;因為在神面前,你的心不正。」(徒八17~21)這個西門的宗教觀是典型的「消費主義」邏輯作祟;消費的宗教觀自古已然,並不是現代人的獨有戲法!
有人問:「消費有甚麼不好?」筆者的看法是,如果為求滿足人類的基本生理及心理需求,「消費」不見得是壞的。但是,真正的問題是可能是「神學性」的,如沈介仁牧師在「從創造看消費」一文中說:「人類在上帝面前高品質的美善生活在於享受恩賜(消費)的同時,也達到了管理善用(正常並正當的消費)的責任,如果人在一方面超過或不及,在第二方面也不能深盡其責,他所表現的就是濫用和浪費;如此,上帝所賜的東西就不再是福祉,反而變成災禍了。」
我們身處的是一個鼓勵高度的物質享受的社會,人們透過大量的金錢賺取和消費為手段,藉以滿足物質享受的追求。可是社會在此正走向了發展偏差的結果,學者陳坤宏博士在《消費文化理論》一書指出:「消費層次往往壓抑至物質滿足、感官娛樂享受為唯一的出路,而休閒與文化需求則遭受漠視。同樣的,在消費市場裡,任何新興起的大眾性、低俗的消費文化(商品)均成為大眾社會互相爭寵的對象,不論是世界各地五花八門的餐飲、服飾用品、通俗娛樂性、三溫暖、理容按摩、美容護膚中心、秀場、俱樂部等等均然。」
我們不難發現,現今一波又一波的流行文化有逐漸低俗的傾向,「次文化」及「多元文化」儼然以合理的姿態挑戰「傳統文化」或「正統文化」,逐漸脫離定於一尊的思想模式,甚至形成百家爭鳴的局面。基督教教會有否正視這些社會現象並提出反省和批判?筆者的觀察是:從嘴巴講的有多少是不得而知,但從文獻來看似乎是鳳毛麟角!大部分所謂的「福音派」教會對「消費主義」這個問題可說是不聞不問!
台灣基督教長老會的牧師林鴻祐對消費流行文化有很深刻的反省;關於甚麼是「流行」,他在「消費流行文化之認同及其反省」一文提出有力的說辭:「簡言之,『以虛換實』表現出流行的特色,通過追逐的那些本是虛空的事物與表現,真以為自己能夠得到心靈之踏實、生命表現的真實。而且,當擁有這些虛空的事物表現後,竟以為自己真是心靈踏實呢!只不過,也因為這些事物及其表現的本質是虛空,這樣的踏實感很快就會消失,追逐流行的人們需要再一個新的虛空流行來填充,以彌補日漸消褪的踏實感與成就感。」
林鴻祐牧師發出感慨說:「當流行本身成為目的,而人不知道自己將往哪裡去,才是心靈危機的最大問題。流行文化帶來的往往是人們分不清楚自我認同(identity)與投射的認同化(identification)。當一個人沒有明確的自我認同(identity)時,又必須尋找到可以自我慰藉的認同時,流行文化之素材正是尋找自我認同化(identification)之來源與目的。」換句話說,「消費主義」帶來人心的宰制才是最可怕的問題。
不約而同,學者柯志明博士對「消費文化」的批判也提出類似的危機,他關心的是個人的「主體性」在消費文化中逐漸喪失,他在「消費文化:一種致命的迷惑與宰制」一文指出:「在消費文化裡,商家不只供給貨品。而且還製造貨品的『價值』,進而塑造消費者的物品意識形態、人生意識形態,致使消費行為不純然出於清楚的自主意識,而是在商人所構造的意識形態網絡裡的一種非自主性行為。因此,一旦我們進入這個消費符號體系,則失去自主性乃是交易的自然結果;或者反過來說,交易是我們失去自主性的必然結果。」
消費主義衝擊下的教會(二)
參考資料︰http://christianweekly.net/2002/ta5326.htm
關於消費主義的起源,一般研究都將消費文化追溯到十七世紀的下半葉,於英王查理一世與議會的內戰期間,尤其是清教的加爾文派對早期的資本主義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一直到十八世紀的英國中產階級及十九世紀的英國、法國和美國的工人階級中,當時的廣告、百貨商店、度假勝地、大眾娛樂及閒暇等發展,均可能是消費文化的起源。
消費文化有其明顯的特徵;顧名思義,即是指消費社會的文化。它基於這樣一個假設:即認為大眾消費運動伴隨著符號生產、日常體驗和實踐活動的重新組織。消費文化所強調的內容,大抵是遵循享樂主義、追逐眼前的快感、培養自我表現的生活方式、發展自戀和自私的人格類型。
至於消費主義對人心的影響,學者陳映真在「基督徒與大眾消費文化」一文中曾有七大點的分析,可作為參考:
1.欲望的解放:今天在行銷的過程中,公開正式的提倡、鼓勵消費,認為這是富裕、正當的。人們的欲望成為正大光明的事。
2.官能的自由化:官能是耳目之欲,以往感官欲望要加以控制,但今天不同了,在視覺及聽覺上花樣很多,甚至情色之物到處都有。
3.享樂主義成為公然正當:以往愛好享受的人會被人鄙視,但今天的人在住的、食的、穿的無不被廣告弄得心癢;享樂主義成為公開正當的生活態度。
4.在對商品的飢渴與滿足中循環:現在的人一生絕大部分時間都處於對商品的飢渴與滿足不斷的循環中,如「四子主義」(妻子、房子、車子、兒子)的人與物的循環欲望中。結果,人生中最有創意、有志氣、有擔當的年代,都被對商品的飢渴與滿足耗費殆盡。
5.虛構的幸福:大眾消費文化宣導虛構的人生;消費文化已塑造我們的胃口,寧願相信一些虛假的幸福、富裕、健康、美貌等。
6.金錢幾乎已能買到一切:金錢在人生中發揮了鉅大的作用;我們對商品的依賴愈大,則對金錢的依賴也愈大,因此就會想盡辦法去賺錢。
7.消費成為一種制度:以前是有錢有預算才買東西,今天是靠「購買」來生活;「購買」已成為一種強迫性的行為,現在不知不覺中消費成為一種制度。
事實上,當我們討論「消費主義」時,必須基於當今社會正邁向後現代化的角度來認識。我們將社會本身當作是一種後現代化的具體存在,也就說明了「消費」已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項決定性因素。
英國社會學者邁克‧費瑟斯通(Mike Featherstone)在《消費文化與後現代主義》一書說:「消費文化就可定位為:它產生於現代性內部,但亦呈現了後現代性的多種特徵。」事實上,消費文化對後現代社會有蠻大的影響力;「消費」是後現代社會的重要動力。以「符號」與「影像」為主要特徵的後現代消費,引起了藝術與生活、學術與通俗、文化與政治、神聖與世俗間區別的消解,也產生了「符號生產者」、「文化媒介人」等文化資本家。消費所形成的消解,既使後現代社會形成一個同質性、齊一性的整體,又使追求生活方式的奇異性,反叛性、甚至顛覆性也同時合法化。
陳坤宏博士在《消費文化理論》一書對消費文化與後現代社會的看法也值得參考,他指出:「生活本身將被界定成為一種藝術作品,而物質商品被當作一種溝通者來加以消費,而不是簡單的效用問題。簡言之,物質商品已成為一種品味與生活方式的象徵符號。由此可知,後現代社會與消費文化兩者存在有互相辯證的關係,一方面從後現代社會來剖析理解消費文化的本質;另一方面,消費文化已成為一種用來觀照後現代社會現象非常有用的角度。」
誠如陳坤宏博士所言,消費文化已成為一種用來觀照後現代社會現象非常有用的角度。筆者以下將採取同樣的方法論,以「消費主義」的角度來觀照已經進到後現代社會情境下的教會諸現象,並在其中提出應有的批判與反省。
消費主義衝擊下的教會(三)
參考資料︰http://christianweekly.net/2002/ta5358.htm
基督教教會在後現代的社會情境下,宗教現象無不呈現了受到「世俗主義」與「多元主義」的嚴重吹襲,其應運而生的就是帶著「消費主義」色彩的宗教趨勢。我們可以發現教會界愈來愈世俗化,經常以消費為手段來展開福音事工,企圖達到人數的加增及影響力的加強等目的。
本文以下將針對在消費主義影響下的教會的幾個光怪陸離現象,逐一作出剖析,並提出值得反思的要點。
一、霸權主義逐漸抬頭
法國學者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的消費理論應用了「符號學」,他認為消費必然導致對符號進行積極的操縱;此將成為晚期資本主義社會的核心,即符號與商品將會共同生產出所謂「商品符號」(commodity-sign);其結果將會消除意象與真實之間的差異。簡單來說,布希亞認為一切消費都只是象徵符號的消費。譬如消費者購買衣服、家具,並不是為了表達他們是誰的既存意義,反之,他們是想要透過自己所消費的東西,來創造出他們是誰的意義。所以,對布希亞而言,後現代的消費並不是為了滿足既存的生物需求,它超出了最基本的需求層次。
可是,我們也必須注意這樣的一種消費邏輯,它表明有一種社會性的結構方式,也即當人們消費商品的時候,社會關係也就顯露出來。既然如此,筆者認為消費主義在某程度上孕育了「霸權主義」的出現。學者史文鴻博士在「消費文化與霸權主義」一文評論道:「今天高度消費的社會,充斥著種種不合理的消費現象。最明顯的,當然是消費資訊的不平均,有社會條件的人士,當然有更多的資訊,也有更多的消費選擇,但結果卻不是一個理想的社會。結果,社會上基本需要可供消費者參考的資訊不多,而奢侈消費品等更壟斷資訊渠道,也往往提供的資訊與消費者的實質需要無關,反而是為了形象、虛幻的信念存在。」
以上的分析對今天教會的現象也有深刻的提示,當教會在推行(消費)那些新理念(如:小組教會、敬拜樂團、醫治團隊等「商品」)時,其實它的「符號」意義比實質功能更影響信徒(可能成為象徵「教會復興」的代表),不管它是否真實帶來如此的實質功能。因此,當其他教會在爭相模仿(美其名「觀摩」)時,就會以為自己教會只要同樣執行(消費),也會有相同效果。可惜因為各種條件不足,最後通常是一敗塗地。那些有條件被人觀摩(消費)的教會就不知不覺為霸權主義推波助瀾;儼然運行「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的法則。結果有人諷刺說:「大教會都是犧牲無數的小教會而來的。」這實在值得我們深思!
二、盜印文化隱隱作祟:
美國學者詹明信(Fredric Jameson) 在《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一書分析後現代主義表現新出現的晚期資本主義社會秩序的內在真相時,提出其中一個顯著的特色是「剽竊」。在消費主義的影響下,教會也免不了沾染社會的盜印文化。筆者認為其中有三種層次:第一層次只是基於「人有我有」的心態。第二層次卻是更深一層的以為「只要模仿別人的長處,自己也會得到好處」,這種一廂情願的鴕鳥心態,最終必自食其果;這種情況在當今的「教會轉型」旋風中最為明顯。至於第三層次才是真正荒謬至極的,認為「只要我們教會支付得起的,有甚麼不能做」,筆者嚴重批判這樣的消費邏輯,我用方程式來表達這種盜印文化如下:
「欲望」+「金錢」(消費)=「無所不能」
當今教會有不少教牧人員對「小組教會模式」躍躍欲試,可是又不想花大把鈔票去買那一系列昂貴的訓練教材及聚會資料,結果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把它們全部用影印的,省錢又便利,以為這樣就瞞天過海。筆者仔細翻閱過這些材料,都註明「版權所有,翻印必究」,我不相信這些人不知道,我只知道他們明知故犯,泯滅基督徒道德良心,讓聖靈擔憂!
類似的欲望法則也出現在教會的唱詩歌中,我們豈不常在教會的詩歌影印紙下看到這八個蠻諷刺的字:「版權所有,請勿翻印」?《新歌頌揚》的版權頁上註明「版權維護須知」,其中有一句很刺眼的寫著:「不得抄襲、油印、影印」。影印機為教會帶來不少方便,卻使很多基督徒良心墮落。消費主義以潛移默化之氣勢打倒了不少基督徒。
難怪台灣有一名匿名慕道青年撰文批判台灣的盜印文化,他感嘆說:「當『複製』技術進步的時候,不管人種、文明程度,多數人都存有『竊盜』的隱藏動機。這也是人的罪性,只是因為竊取技術的便利性發展,使人的罪行更加彰顯。若連引領數萬信眾的教會都不能尊重聖經的教訓,又如何能糾正台灣的盜拷行為,只能放任而形成文化?」
消費主義衝擊下的教會(四)
參考資料︰http://christianweekly.net/2002/ta5393.htm
3.流動與變換的循環:
從歷史角度看來,教會的流動性與變動性之大,實在無庸置疑。今天教會的會友與新來的慕道朋友手握著自由選擇教會的大權,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從一個信仰到另一個信仰。很多基督徒幾年下來,去過十幾個教會的也有。筆者並不否定有些人因搬家、換工作而需要換個教會聚會,問題是很多人根本說不出個甚麼堂皇理由去換教會的。這樣的局面對今天教會的事工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影響,特別在社區教會的事工策畫上可見一斑。
信徒一方面在地點上的流動性增加了,另一方面信徒在欲望需求的無窮無盡下,也導致教會的事工走向強烈的變動性。今日教會每年想出來的事工新方式層出不窮,從報紙及宣傳單中可以察覺得到。我們有否捫心自問:為甚麼會這樣?教會歷史學者薛利(Bruce Shelley)在 The Consumer Church一書指出:「信徒們在持續的尋找更好的教會生活經驗:更好的音樂、更好的幼兒室、更精采的講道、更好的朋友。而所謂『更好』的定義是經常因著家庭成員或家庭生活方式而有所改變。舉例而言,對年輕的父母親來說,幼兒室對他們顯得非常的重要;但十年後,他們或許會想到有沒有青年人事工給他們的青少年。」
如此的消費邏輯在很多的基督徒父母身上是明顯可知的,教會的事工在人的欲望法則的變換中團團轉,形成一種失去信仰價值意義的循環。如果教牧人員不敏感這樣的情況,毋怪乎整天到晚的事奉都好像在提供服務及產品去滿足那些坐在教堂內吹冷氣的「消費者」信徒了!
4.買家市場的教會觀
在現代資本主義的「消費」中,消費必須要配合並迎合消費者的「欲望」,而不只是人類生理上的「需要」。「欲望」和現代消費的相關過程密不可分,尤其是在許多產品的「廣告」之中,也有在「消費品本身」之中,如衣物、車輛等;幾乎處處都有刺激「欲望」的運作模式。有兩位法國學者德勒茲(G. Deleuze)和瓜塔里(F. Guattari)就發明了「欲望機器」(desiring machines)一詞來分析現代資本主義的心靈結構。筆者認為用這個詞來形容今天的基督徒也是蠻貼切的。
教會歷史學者薛利(Bruce Shelley)又指出:「在流動人口的情況中,教會的事工完全主導在一種『買家市場』(buyers market)的法則下。當人們遷移到一個新的社區時,他們通常會問:『那幾個不同的教會有甚麼服務提供給我?』、『這個教會如何能滿足我的需要?』在這樣的情況下,當教會的領袖一定要持續的考慮『人們的口味』和『流行的風格』時,那些委身於保護信仰與傳統的會眾和牧師就經常被認定是過期的、落後新知的、和沈悶的。」
今天教會裡信徒的「教會觀」也明顯有「買家市場」的趨向,不少信主多年的基督徒不明白「教會」是甚麼?或許打從心底他們的教會觀不是「聖經」的,而是「消費主義」的!今天信徒去教會是受到消費者心態衝擊,美國學者韓達生(David W. Henderson)指出幾種明顯的消費者心態作祟法則:「1.混合與配合,2.渴望大拍賣,3.比較式消費,4.合自己口味,5.退換貨原則。」韓達生提出的這五點豈不就是當代信徒的寫照嗎?
「消費主義」似乎以一副「無所不在、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姿態,扮演了上帝的角色,它有著一股「宗教」般的魅力在操控人心,將所有原屬於信仰層面的東西引到消費主義的邏輯下運作,使信徒進入了模糊與精神恍惚的狀態。結果,基督徒所信仰的耶和華上帝變成可以在「宗教消費」的過程中獲得。
筆者認為我們教會需要徹底的面對這個「消費主義」對基督教的影響並作出反思,最好回到聖經原則來實踐基督徒的生活,如:過簡樸生活、提倡環保意識、關注貧富不均及伸張社會公義等,否則我們必定在「消費主義」的制宰下踐踏我們的基督信仰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