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教會(1)

   林前3.1-7;兄弟啊,我一向對你們講話,不能將你們當作屬靈的,是屬世的、基督信仰上的嬰仔,只能用奶餵你們,因為你在還不會吃飯,仍然照世人的標準在生活,你們當中有怨妒、紛爭,這豈不是證明你們是屬世的?有人說「我是保羅的人」、「我是亞波羅的人。」這與屬世的人有甚麼不同?我與亞波羅都是上帝的僕人,照主所分派的工去做、引導你們歸信上帝,我栽種、亞波羅澆水,使它生長的是上帝,栽種的與澆水的都不算甚麼,一切都在於使它生長的上帝。

   美國Rick Warren牧師說,「21世紀最重要的教會議題是教會健康,不是教會增長,只專心注意在如何使教會增長是錯失了重點」。健康的教會是由健康的信徒所組成,信徒若是在情感、靈性、身體上都健康,教會就會照上帝的心意、旨意而成長。情感、靈性、身體這三方面是互相影響的,最進步的諮商、輔導、精神科的醫學理論都強調它們的整合,也就是「完型治療法」。教會需要栽培、訓練出這三方面都健康的門徒,否則很難活出在世上的見證與使命,健康的教會是有使命感與見證力的教會,不需要使用花招、秘訣來追求增長,自然會增長,分成四項說明:

1).瀕臨死亡的教會

 健康的教會不是瀕臨死亡的教會;有一位農夫,有一天發現他養的雞旁邊有一粒金蛋,起初他以為有人將一粒金漆漆過的蛋,放在雞旁邊作弄他,當他驗明那粒蛋是純金的之後,就想得到更多。雞每天只生一粒蛋,沒多久那位農夫因不能忍受那麼慢的生蛋速度,決定殺雞取卵,將蛋全部取出來,雞的肚子被剖開之後,裡面一粒蛋也沒有,雞也死了。這位沒有耐心又貪心的農夫,以後就沒有金蛋了,這個故事給我們連想到瀕臨死亡的教會的特徵:

1.看重事工超過看重人,看重硬體優先於軟體

   忠心、良善、有見識、認真、負責的教會服事者,好比會生金蛋的雞,雞生蛋有一定的時間和量,教會往往是注重服事者的生產量,忽略了服事者的生產狀況,就是情感、靈性、身體上的健康。期待、要求生產量不斷增加,可是生產狀況卻在減弱,有了生產量卻沒有好品質。嚴重時就像那位沒有耐心又貪心的農夫,就沒有金蛋了。教會通常都希望服事者有好的品質、更多的生產量,可是為甚麼不肯投資、增加全職的同工人數,來達到這個目的呢?問題出在所看重的優先順序若是;1.設備→2.事工→3.人事,去詳細調查、統計、研究,就會發現這款的教會通常處於衰退、停滯的階段。

   教會排定的優先順序若是;1.人事→.2事工→3.設備,為其優先順序,通常都是正在增長的教會,我們若希望教會增長,一定需要先將優先順序排對。企業界是以賺錢為目的,勞役人是為了達到賺錢的目的,教會剛好相反,教會是為了搶救失落的靈魂,才驅使金錢、器材、設備,達到更有效的傳福音的目的。增加全職的同工人數是為了聖工的需要,不保證教會一定會增長,當全職的同工人數不足時,鮮少可能有增長的現象,大多是維持不衰退而已。但是教會確實很需要有符合本身大小、型態、實際上需要的全職的同工人數,否則會變成不健康的教會。

2.焦距沒對向上帝,服事出現了迷思

   Win Arn 調查了全世界五大洲,所有的宗派、神學觀不同的教會將近一千間,向他們問一個問題,教會為何存在?89%的會友說,教會存在的目的是要照顧我的家庭,11%的會友說,教會存在的目的是要為基督贏得世界。同樣的問題問牧者剛好相反,90%的牧者說,要為基督贏得世界,10%說是要照顧會友的需要,看到這樣的調查結果,對教會界存在的矛盾、混淆、停滯、衰退的現象,也就會見怪不怪。牧者與會友對教會存在的目的,沒有一致的觀念與看法,矛盾與爭論必然是無可避免的。

3.鐵達尼號型的教會

   在人數上增加的教會不一定是健康的教會,不健康的教會的人數也會增加,有時比健康的教會增加得還快,如人身體中的癌細胞,最後變成有更大問題的教會。教會增長分析專家佐治巴拿,將這種教會比喻為鐵達尼號,又大、漂亮、美麗,但是當考驗來臨時,也沉得很快。

   我曾在一間很大間的教會實習,在高速公路上遠遠的就可看到,是一個明顯的地標。當時教會的主任牧師很有信心,可是信徒信仰的根基不堅實、穩固,建立在不適當、偏差的根基上。像是一棟沒鋪設好地基的建築物,絕對不可能達到上帝要它所達到的,增長的大小與強度,只要超過地基所能承受的就會倒塌去。

   信徒沒有紮實的信仰根基的造就,牧者沒有瞭解信徒的靈性狀況,這間教會當初建堂總預算一億六千多萬元,因為經費不足,以信徒的房屋抵押貸款,建堂完成之後,人數沒有增加。每週只有一堂禮拜,每次禮拜平均人數沒坐滿3/5,沒幾年連續幾位牧者離職,後來連主任牧師也離職,教會也分裂了,留下數千萬元的負債。

   這就是鐵達尼號型的教會,教會拿信徒的房屋抵押貸款,結果負債數千萬,豈有合乎聖經的教導?林前3.3-4;因為你們仍然照著世人的標準生活,你們中間有怨妒、紛爭,這豈不是證明你們是屬世的?有人說「我是保羅的人」,「我是亞波羅的人」。這與屬世的人有甚麼不同?保羅在(林前3.2)形容這樣的教會是還在吃奶的教會。

4.華人教會的10種病症

   林安國牧師針華人教會的問題,舉出10種病症;

1)分裂症:你傷我,我傷你,最後分開療傷,無力為主做工。

2)自閉症:全世界都不重要,只有我們的世界最重要,教會將把自己困在四面圍牆內,缺乏傳福音的使命感。

3)近視症:近的看得很清楚,遠的什麼也沒看見,沒遠見、沒異像。

4)痳痺症:頭腦知道很多宗教知識,手腳卻無力,行不出所知道的道理。這是栽培、教育、訓練方面出了問題所引起的,門徒訓練最好的教材是人不是書,有確實紮實栽培、訓練過門徒的服事者,最能體會這個事實。不是只安排一些聚會的教材、內容就可以,門徒訓練是生命的分享與關懷,是生命對生命的影響,是不可急的、不可慾望的、不可灰心失志的,需要長久以愛心與耐心持續的做。

5)癡呆症:沒有瞭解教會的實際狀況與每一階段的需要,想到就要做,失去了正確的方向,嚴重時有多頭火車的情形,教會的眾服事者沒共識、沒有共同的方向與目標。有時為了面子問題,各自堅持自己的意見與看法,互不相讓、惡言批評、攻訐。

6)失憶症:最重要的道理往往記不住,最重要的服事常常忘了去做,卻在意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

7)萎縮症:因為一些隱藏的病菌,使基督的身體,就是主的教會某一部份或各部份都不斷的萎縮、敗壞。

8)自戀症:教會信徒相親、相愛到一個地步,忘了外面還有一個缺乏愛的世界,需要去向人分享,團契、小組沒有達到向外分享、傳福音的功能。

9)神經症:想到的事不是正常人想的,信仰出了問題,導致生活、行為見證不正常,讓沒信主的人感到奇奇怪怪,好像走火入魔。

10)腫瘤症:少數的毒細胞、惡性腫瘤威脅到整個身體的存亡,卻出於錯誤的愛心動機,默許一些敗壞的肢體繼續存在、蔓延、敗壞了基督的身體,主的教會。這些問題確實存在不同的教會,不斷影響著教會的健康,使教會停滯、衰退、漸漸走向死亡。

2)平衡發展的教會

1.教會健康取代教會增長

   Rick Warren所牧養的教會被公認是增長的教會,他說,1980年代是人人高談教會增長的年代,1986年我就用教會健康取代教會增長的觀念。因為教會、教派之間彼此競爭、比較、拼人數的增加,是不合乎聖經的教導與觀念,真正的復興是台灣所有的基督教派的復興,才是合乎聖經教導的復興。

   某一教會、教派的人數增加很有可能是移民式的增加,靈糧堂的青年有許多是長老會「移民」過去的,這叫做移民式的增長。現在台灣人數增加最快的前三名教派;1.靈糧堂、2.召會、3.國語禮拜堂,都是小組教會的教派,靈糧堂與召會與靈恩派的教會為了要有效於快速人數增加,引進各種的方法、偏差的信仰觀、錯誤的神學觀,造成了台灣教會界很多信仰的偏差與極端。

   召會自認為更正統、優越於一般的教會,有許多的信仰觀念使他們不與其他的教派相通,成為孤芳自賞的教派。靈糧堂在《教會復興報》發佈台灣基督教與天主教徒的總人數最新統計數字3.7%,若是正確?基督徒與天主教徒的總人數,過去10年內幾乎沒有增長,真正的復興是上帝國的復興,不是打著號召教會合一的名義,卻以金錢招攬其他教會加入,換上靈糧堂的招牌或長老會的招牌,掛名成為他們開拓的教會與增長的數字,這絕對不是上帝國的復興。

   公元2000年之前,中華基督教福音協進會喊出一個目標,到2000年要使台灣的教會增長到一萬間…的目標,可是當時全台灣每年所有的神學院,全部的招生人數大約6百人,每年所有神學院的畢業生最多不超過6百人,絕對不可能達到這個目標。

   2000年過後,連達到目標人數的1/100都沒有,後來夏忠堅牧師在講道時反省說,靈糧堂這樣做,對台灣教會界帶來的是福還是禍?各位兄姊,健康的教會是有見證力與使命感的教會,不需要用花招、秘訣來追求增長,自然會增長。真正的復興是上帝國的復興,才是合乎聖經教導的真正復興,除非推動教會的力量合乎聖經,否則就不可能產生合乎上帝心意、旨意、健康、增長的教會。

   所以我們需要先了解門諾會木柵教會是甚麼體質、性格的教會,就現實的角度來說,有多少增長的可能性?不是一味的抄襲別的教會、教派的活動或是流行的花招,我們不能完全拿他們的方法來照用,也不是要完全移植他們的神學觀念,上帝沒有創造兩個完全同樣的人,也沒有兩間教會的會眾是一模一樣的,大小、型態不同的教會,增長的模式、阻礙也不同。

2.教會的根基決定了其增長量

   一棟建築物可以蓋得多高、多大,與它的地基有絕對的關係,可是鋪設地基的工作也是最困難的,當我們完成舖地基的工作,最困難的部分就過去了。地基決定了建築物的大小與強度,我們無法建造超過地基所容允的範圍。

   教會也一樣,教會若建造在不適當、不正確的根基上,絕對不可能增長到上帝要它達到的大小與強度,只要超過地基所能承受的範圍就會倒塌去。根基決定了教會的大小與強度,我們絕對無法將它建造得超過地基所能承受的。我們若想會建造一間健康、強壯、增長的教會,一定先需要使用時間舖設好堅實的信仰根基。從質與量上來說可分成;1)高素質與量的增長2)低素質與量的增長3)低素質與量的衰退4)高素質與量的衰退

   這四種教會所提供的答案,最能清楚顯示問題背後所代表的原則與實際意義。這就是先有質的增長才有量的增長,質是指教會所造就出來的門徒的種類,量是指門徒的多寡,先有質的增長才會產生真正在量上增長健康的教會。

   健康的教會絕不是瀕臨死亡的教會,瀕臨死亡的教會看重事工超過看重人,看重硬體優先於軟體,同時焦距沒對向上帝,服事出現了迷思,有些是華而不實鐵達尼號型的教會,有些教會出現了病症。

   健康的教會是平衡發展的教會,是以教會健康的觀念取代教會增長,以上帝的道建立教會的根基,在穩定中成長。讓我們一起靠著聖靈的引導帶領,避免不良的影響,使我們的教會成為一間平衡又健康的教會,朝著這個目標來齊心努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ristian 的頭像
    christian

    christian

    christi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